产品分类
序号 | 试验项目 | 试验方法 | 验收要求 | ||
PR1级 | PR2级 | ||||
1 | 本体静水压强度试验 |
1) 从零升压至试验压力(当额定压力≤34.5 MPa,试验压力为2倍额定压力,额定压力>34.5 MPa,试验压力为1.5倍额定压力,至少稳压3min; 2) 减压至零; 3) 再次升压至试验压力,第二次稳压3 min。 |
保压期内符合接受准则a)要求 | 保压期内符合接受准则a)要求 | |
2 | 阀门试验项目 | 同表 3和表 4 | 同表 3和表 4 | 同表 3和表 4 | |
3 | 载荷循环 | 在最大额定载荷能力到最小额定载荷能力之间进行循环,每一加载点最少保持5分钟,进行3次载荷循环。 | 客观证据 | 符合接受准则d) | |
4 | 静水压密封试验 |
在套管柱下部悬挂额定载荷(包含密封压力作用于环空面上受力的影响)的情况下分别对不同的部位加压而进行。 上部:升压至额定压力,保压15分钟; 上部:升压至额定压力,保压15分钟; 垫环区:升压至额定压力,保压5分钟。 1组悬挂器不要求。其它根据不同的组别在上部或下部或垫环区进行。 |
符合接受准则a)要求 | 符合接受准则a)要求 | |
1. 试验在最大额定载荷(或额定悬挂载荷)下,从上部或下部施加最大额定工作压力(或最大工作压力)。 2. 常温常压下,升温至最高温度。 3. 从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加各自的试验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 4. 从垫环区施加试验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只适用于带底部套管封隔时)。 5. 在最小额定管材载荷下,从下部施加最大环空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 6. 降温至最低温度,在最大额定载荷下,从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加各自的试验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 7. 从垫环区施加试验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只适用于带底部套管封隔时)。 8. 在最小额定管材载荷下,从下部施加最大环空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 |
|||||
5 | 带载荷的压力/温度试验 |
9. 升温至室温,在最大额定载荷下,从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加各自的试验压力,且在升至最高温度期间,保持压力在各自试验压力的50%~100%,在试验压力和最高温度下至少保压1小时。 10. 在上部和下部同时保持各自试验压力的50%~100%时,降温至最低温度。 11. 在保持各自的试验压力和最低温度下最少保压1小时。 12. 升温至室温, 期间上部和下部同时保持各自试验压力的50%~100%,而后泄压。 13. 再升至最高温度,从垫环区施加试验压力,期间应保持试验压力的50%~100%,在试验压力和最高温度下至少保压1小时(只适用于带底部套管封隔时)。 14. 降温至最低温度,期间垫环区应保持试验压力的50%~100%,在试验压力和最低温度下至少保压1小时(只适用于带底部套管封隔时)。 15. 升温至室温,期间垫环区应保持试验压力的50%~100%,而后泄压(只适用于带底部套管封隔时)。 16. 再升至最高温度,在最小额定管材载荷下,从下部施加最大环空压力,期间应保持试验压力的50%~100%,在试验压力和最高温度下至少保压1小时。 17. 升温至最高温度,在最大额定载荷下,从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加各自的试验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 18. 从垫环区施加试验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只适用于带底部套管封隔时)。 19. 在最小额定管材载荷下,从下部施加最大环空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 20. 降温至最低温度,在最大额定载荷下,从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加各自的试验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 21. 从垫环区施加试验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只适用于带底部套管封隔时)。 22. 在最小额定管材载荷下,从下部施加最大环空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 23. 升温至室温,卸载,试件放好后加载至最大额定载荷。 24. 从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加各自的试验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 25. 从垫环区施加试验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只适用于带底部套管封隔时)。 26. 在最小额定管材载荷下,从下部施加最大环空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 27. 在最大额定载荷下,从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加各自的试验压力的5%~10%,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 配合悬挂器进行。 28. 从垫环区施加试验压力5%~10%,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只适用于带底部套管封隔时)。 |
|||
29. 在最小额定管材载荷下,从下部施加最大环空压力,至少保压1小时,而后泄压,卸试验载荷。 配合悬挂器进行。PR1级1组、2组和PR2级1组均不要求。 |
PR1级1组、2组不要求。其它组别为客观证据 | PR2级1组不要求。其它组别符合接受准则a)、b)、c)、d) | |||
6 | 悬挂器性能试验 |
PR1级1组:载荷循环为客观证据;心轴式悬挂器的内压试验为客观证据。 对PR2级应循环承载能力试验应在最大额定载荷能力到最小额定载荷能力之间进行三次循环,每一加载点最少保持5min;心轴式悬挂器进行1次15分钟内压试验。 |
PR1级1组不要求 | PR2级1组不要求 | |
PR1级2组:进行静水压密封试验;心轴式悬挂器进行1次15分钟内压试验。载荷循环、压力/温度循环、流体兼容性均为客观证据; PR2级应进行载荷循环、静水压密封试验、带载荷的压力/温度循环。心轴式悬挂器进行1次15分钟内压试验。 压力密封在室温下从密封件上部或下部进行一次保压15分钟。 |
PR1 2组不要求 | 符合接受准则a)、b)、c)、d) | |||
PR1级3组:进行静水压密封试验;心轴式悬挂器进行1次15分钟内压试验。载荷循环、压力/温度循环、流体兼容性、井下控制管线压力/温度循环试验(如果适用)为客观证据。 PR2级应进行载荷循环、静水压密封试验、带载荷的压力/温度循环。心轴式悬挂器进行1次15分钟内压试验。井下控制管线压力/温度循环试验(如果适用)。 压力密封在室温下从密封件上部、下部各进行一次保压15分钟;或垫环区进行一次保压5分钟(适用于带底部封隔的悬挂器)。 |
客观证据 | 符合接受准则a)、b)、c)、d) | |||
PR1级4组:进行静水压密封试验;心轴式悬挂器进行1次15分钟内压试验。载荷循环、压力/温度循环、流体兼容性、井下控制管线压力/温度循环试验(如果适用)为客观证据。 PR2级应进行载荷循环、静水压密封试验、带载荷的压力/温度循环、固位性能试验。心轴式悬挂器进行1次15分钟内压试验。井下控制管线压力/温度循环试验(如果适用)。 压力密封在室温下从密封件上部、下部各进行一次保压15分钟;或垫环区进行一次保压5分钟(适用于带底部封隔的悬挂器)。 |
客观证据 | 符合接受准则a)、b)、c)、d) | |||
7 | 通径试验 | 用直径和长度符合标准要求的通径规试验闸阀。 | 应能自由通过 | 应能自由通过 |
- 加油车接头试验技术需求[2025-03-24]
- 相对于其他单位选择济南思明特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优势点[2025-02-06]
- 计算机自动水压试验机的技术参数[2025-02-06]
- 计算机水压测试系统30mpa-专用试压机[2025-02-06]
- 根据GB3836.1要求的防爆壳体水压试验机的测试原理(购买前必读)[2023-04-21]
- 气瓶外测法水压试压机的使用方法[2023-04-21]
- 标题:新能源汽车液冷板流阻试验机[2023-04-21]
- 怎么对汽车轮胎做水压强度测试 项目[2023-04-21]